湖南省风景园林学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在贵阳成功召开

行业信息 作者:hunansla 信息来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018-10-30 15:40:17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

  2018年10月20—2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贵州省风景名胜区协会、贵州省公园绿地协会、贵州大学、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贵州省盆景协会、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林业学校协办,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林业厅、贵阳市生态委、贵阳市观山湖区绿化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贵州省驻园办公室为支持单位。来自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等共计1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园林》杂志社还对大会全程进行了网络现场直播,共有25万余人次参与了在线观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风景园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居住环境的重要力量。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就新时代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明确了新方向、新目标和新任务。

  贾建中秘书长

  20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秘书长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晓丽,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詹姆士·海特(James Hayter)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陈重理事长,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刘炳银副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园林绿化处张俊副处长,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名胜区曹鸣凤处长,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张剑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原建设厅副厅长王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磐岩,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子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杨锐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高翅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园林绿化局原副局长强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夏颖彪,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园林集团原总工程师周如雯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刘炳银副主席、张剑副理事长、詹姆士·海特主席和陈重理事长分别致辞。

  刘炳银副主席在致辞中提到风景园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如何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本世纪的话题,本次会议的主旨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将从不同的视角阐述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共享学术成果,促进风景园林交流,促进行业发展。

  刘炳银副主席

  张剑副理事长首先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选择在贵州举办此次年会,为贵州风景园林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介绍了贵州的风景园林概况,阐述了贵州的风景园林建设,希望大家多多交流,对贵州的风景园林提出宝贵建议。

  张剑常务副理事长

  詹姆士·海特(James Hayter)主席希望中国风景园林的从业者知道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对世界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这次来访能够了解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在国际上所面临的挑战。他讲述了当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加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的历程。如果没有中国参与,IFLA是不完整的。希望通过这次来访能够加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IFLA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詹姆士·海特(James Hayter)教授

  陈重理事长代表主办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大会组委会对所有参会人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所有的支持、承办、协办和赞助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希望通过本届年会,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和新任务,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进百姓福祉。

  陈重理事长

主旨报告

  本次大会共设8场主旨报告。20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高翅教授主持。

  高翅教授

  《传统园林融入美丽中国创新发展》

  孟院士在报告中讲道:美丽中国在锦绣河山的天然物资基础上唤起中华民族的主观能动性,要建设生态良性循环、风景清新美丽、广大人民乐于遨游其中的乐土。以《园冶》成书之乡扬州仪征所举办的江苏省园博会中展园之一——园冶园“琼华仙玑”为例,分为:“意在手先,明旨立意”“化意为象,布局有章”“因山就水,安榭起阁”“兵不厌诈,景不厌精”“山水敷绿,万绿丛中一点红”“放眼美丽的中国,创新必在其中”。“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以明旨、相地、借景、布局、理微等设计理法为基本理论,介绍并分析“琼华仙玑”园如何巧于因借、汲古创新,做到山水相映、景面文心,将传统园林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和创新发展之中。

  中国工程院孟兆祯院士

  《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

  海特教授介绍了IFLA的概况,讲述了IFLA在之后3年的计划及展望。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IFLA中所作出的贡献,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角色,IFLA同时也非常重视中国的参与,相信IFLA和CHSLA能够有更加长远和坚实的合作。世界风景园林师面临着5个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社区参与、健康与福祉、本土文化。他关注自然系统、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以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滨水项目、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2个棕地改造项目为例,讲述了中国的风景园林实践在当代世界的风景园林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需要与自然系统和当地居民合作,结合工程学、材料科学、新技术和可持续的实践,风景园林作为组织动力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风景园林师可以去引领复杂的项目。

  詹姆士·海特(James Hayter)教授

  《关注场所,谦和建造》

  李教授提出传统营造模式应顺应环境、因地制宜。首先介绍几个失败的建筑案例,引出自己的观点:人居环境是一个整体,学科之划分应与人居环境进行整合。其次阐述了工作室的5个案例:1)中船重工722研究所;2)大山里的建筑: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3)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黄土博物馆;4)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5)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分别从项目的选址、顺应地势、场地营造、建筑节能、建筑特色、材料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对自然环境中建造的思考,用实践诠释了“关注场所、谦和建造”的理念。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

  20日下午的主旨报告由王磐岩副理事长和杨锐教授主持。

  王磐岩副理事长

  杨锐教授

  《杭州西湖——世界风景园林》

  施局长讲述自己涉足过世界160多座著名园林,以及100多个世界遗产。西湖是世界风景园林的杰出范例,它来自于自然,得之于人工。中国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2000年来西湖的演变、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相生相融的历史,也是先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美化自然的历史。2011年,世界教科文组织批准西湖为世界遗产。西湖风景园林不仅对中国,对世界风景园林设计也有深远影响。西湖的数字格局可归纳为:一湖、二塔、三岛、四堤、五园、六水、七寺观、八胜景、九峰岭、十景。诠释了中国风景园林“天人合一”的核心理论。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局长、总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施奠东

  《中国风景园林植物多样性及种质创新》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风景园林植物多样性的特点:中国物种丰富,是世界花园之母,植物多样性决定了植物景观构成的丰富度,是其他生物景观形成的基础,是满足不同类型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保障。中国植物区系是整个北半球大量农作物、药用植物和园艺植物的来源。中国植物区系特有成分高,贵州植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中国的优良遗传品质突出,张教授以梅花、牡丹、月季、菊花、山茶、紫薇的育种工作为例,介绍了中国风景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进展。最后他讲述了对中国植物多样性资源建设人居生态环境的看法: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中国观赏植物资源特点,认识植物对风景园林学科提升的重要性,扎实做好植物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品种创新、产品创新,为人居环境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张启翔教授

  《贵州山地公园标准体系建立的条件》

  张剑副理事长提到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高原山地省份,山地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他介绍了贵州省的自然资源,山地自然景观资源,贵州省有世界自然遗产地4处(荔波茂兰、施秉云台山、赤水丹霞、铜仁梵净山),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2处:梵净山、雷公山,世界地质公园一处:织金洞(打鸡洞)。贵州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省级森林公园31处等,属名副其实的“山地公园省”。讲述了建立标准体系的依据,为保护和利用好山地公园的资源,应构建起科学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和业态技术标准体系,为山地公园永续利用提供技术条件及依据。

  张剑常务副理事长

  《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探析——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

  周老师从5个方面对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进行了探析。首先,以上海复兴公园、中山公园、鲁迅公园为例介绍了近10年来上海的“老公园”改造,并提出改造产生的若干问题。第二,从共识、认知、保护与改造、遗产视角的价值认知等角度阐释了价值认知-评估-判断作为改造与保护的依据。第三,介绍了遗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的背景、过程与方法。第四,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空间复原和信息辨析,提出基于价值评估和新使用功能的保护更新策略。最后,周老师提出,目前越来越多的优化评估方法开始运用于遗产价值评估,这些方法与途径为我国近代公园的遗产价值评估与保护更新提供了新的参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周向频副教授

  《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的绿色使命与美丽担当》

  李教授提出当前中国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如城市与自然的割裂、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千城一面”带来的文化缺失、园林建设与民生需求的脱节等。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例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国绿色城市梦”进行了战略解读。通过对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公园城市等概念的解释,提出公园城市是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的观点,并指出公园城市的4个核心目标为:环境与民生的统一协调、景观与生态的高度融合、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融会贯通。最后以通州生态网络规划研究为例,提出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市灾害防控,生态绩效,生命综合体的风景园林响应。

  李雄教授

  会后针对主旨发言内容进行了互动交流,由杨锐教授主持。发言人与参会者就以下几个议题进行了讨论:

  1)生态文明,风景与建筑关系的处理,新时代的风景园林建设;

  2)对公园城市的理解,杭州风景园林对中国风景园林所起的引领作用;

  3)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如何更好地应用到风景园林实践中;

  4)贵州在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之后,风景园林发挥的作用、计划;

  5)近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中,是否应该拆除围墙,如何拆;

  6)新时代风景园林的核心技术。与会者积极参与提问,气氛十分热烈。

  主旨报告互动交流

分会场

  10月21日,共设6个分会场。

  分会场

  分会场一的议题为“绿色基础设施”,共有16位报告人进行发言。内容涵盖:城市绿地的PM2.5研究、社区营建、城市雨洪管理、城市水网构建、景观水文规划设计、城市双修、绿地土壤质量研究、绿道、生态公园景观规划等相关议题。报告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全面、系统,报告者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展示了其创新性研究成果。

  分会场二的议题为“城市风景园林”,共有14位报告人进行发言。报告内容以新时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主线,多方向、多角度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进行了探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城市公共空间与开放空间的规划与调适;2)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与思考;3)城市市区与边缘区域景观环境营建技术探索;4)城市边缘空间的数字技术等高新科技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助力作用。

  分会场三的议题为“乡村风景园林”,共有14位报告人进行发言。报告内容涵盖了浙江、重庆、湖北、河北等地区,从乡村人文、乡村产业、空间形态、绿色基础设施、生长模式、景观空间营造、振兴规划等方面对乡村风景园林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呈现了多个代表性乡村的美丽景观,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指导。提出了从关注生态文化等方面来解决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问题。

  分会场四的议题为“风景园林植物”,共有15位报告人进行发言。围绕园林植物评价、园林植物文化、生境营造、花园建造、生态修复、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植物群落构建、棕地植物景观改造、植物景观功能、栖息地功能、病虫害防治、PM2.5研究、外来植物研究,以及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等相关课题进行探讨。对当代城市风景园林植物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思路和建议。

  分会场五的议题为“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来自园林企事业单位的15位报告人作了精彩发言。从海绵城市建设、城市修复、公园工程管理、棚户区改造、景区管理、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假山营造技艺等角度,分别对上海、杭州、西宁等地的城市建设和项目管理进行了介绍,为风景园林的工程与管理建设提供借鉴。

  分会场六的议题为“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分会场”,共有15位报告人进行发言。内容涉及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荒野之境,道教洞天福地的营建智慧、风景名胜区的本质特征、总体规划编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各位专家以杭州西湖、大茅山黄歇田村、黄果树、荔波漳江等风景名胜区为例,对我国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也为新时代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1日下午的闭幕式由贾建中秘书长主持。各分会场负责人分别对各个会场进行了总结汇报,闭幕式上还进行了大学生设计竞赛、年会优秀论文、优秀科技成果、园林工程项目负责人首批人才、年会赞助单位、年会优秀组织单位等颁奖活动,《中国园林》杂志社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