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圣地,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
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111.86平方公里,其中陵区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炎帝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育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区和两型景区等。
“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获“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期农耕部落的杰出首领,距今约5000-8000年左右。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他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耕而作陶,始造明堂;削桐为琴,始作蜡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威天下。炎帝晚年,为民治病,味毒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
炎帝陵随着历代王朝兴替,陵庙历尽苍桑,屡毁屡建,数度修葺。其中有历史记载的较大的修葺有:宋代1次,明代3次,清代9次,民国4次。最近大规模修葺于1986年,1988年10月陵殿修复竣工。修复后的炎帝陵按清皇宫建筑格局布置,陵殿共分五进,寓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一进为午门,二进为行礼亭,三进为主殿,四进为墓碑亭,亭后为墓冢。
现已恢复和新建开放的自然、人文景观共有40余处,主要有炎帝陵牌坊、阙门、五谷柱、鹰鹿广场、九鼎九簋、福林、圣火台、神农大殿、朝觐广场、圣德林、神农大桥、崇德坊、炎帝陵殿、御碑园、皇山碑林、龙脑石、龙爪石、洗药池、“邑有圣陵”摩崖石刻等名胜名迹。
评论